新快报讯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2881,较前一日上涨10个基点,为连续第7个交易日上涨并再刷新逾半年高位。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开盘再度涨停,报6.2252,并以波幅上限收盘,为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亦创出自1994年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7月中旬年内低点算起,截至目前涨幅已超过2.5%。人民币持续升值,刺激金融机构和投机资本追涨杀跌,踊跃结售汇。而这给各商业银行带来了麻烦。多家银行的外汇交易员表示,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触及涨停板,银行手中早前结汇积攒的大量美元“卖不出去”,导致多家银行的美元头寸触及设定的上限,并且还在进一步承受美元贬值的风险。 结汇盘激增 “最近一个多月来,明显感觉到企业和个人结售汇意愿较早前明显增强,而且短期内结汇的势头小不了,市场上美元多的局面已经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 另一商业银行外汇交易员进一步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人民币结束了此前单边升值的趋势,直到7月市场仍有一定的贬值预期,企业和个人手中都积攒了不少的美元存款,随后人民币突然出现了升值趋势,特别是美国9月中旬推出了QE3,大家都争相出售手中的美元。 一般而言,有客户到银行结汇,银行一般都会给客户结汇。也由此,银行手中的外汇激增。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可以佐证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正在逐步走强。数据显示,9月结售汇顺差63亿美元,银行结汇1374亿美元,售汇1311亿美元,从而逆转了8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的局面。 但银行没能想到的是,银行手中积累的大量美元居然会在即期市场出现抛不掉的情况。 “跑不了”的尴尬 “最近人民币天天涨停板,想跑也跑不掉,如果美元继续下跌,手中的多头就要亏钱了。”银行交易员用“尴尬”来形容目前手中持有的大量美元。 据上述交易员介绍,由于此前大量帮客户结汇,其实目前多家银行的美元头寸都已经接近甚至达到规定的头寸上限。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卖出美元而不能买入,如此就更加加剧了人民币涨停的局面。 所谓外汇头寸,即银行的外汇持有额,表示一种资金状况、银行在外汇业务中随着各种外汇大量地买进卖出或收入付出。出于控制外汇风险的目的,各家银行均设有不同额度的外汇头寸上限。 “上周五,我们银行就曾经触及到了头寸上限,但人民币很多时间都停留在涨停板位置,导致交投困难;还好当日下午有大行出来‘挂单’买盘,才避免了银行超过美元头寸上限的局面。”上述股份制银行交易员表示,“人民币中间价持续走高,银行变得更加不愿意保有美元多头,但客盘又几乎没有购汇需求,这导致我们银行手中的美元头寸风险压力越来越大。” 银行陷买卖两难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为235297.01亿元人民币,较8月份仅小幅增加20.38亿元;而9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较8月末大幅增加1306.79亿元,在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正增长。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变化表明大部分外汇并没有被央行增持,而是由银行被动增持。 多位业内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依靠外汇市场自身“吸收”美元无望的情况下,央行的态度成为左右未来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的核心因素。 “如果央行不干预的态度保持不变,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维持最近一个星期仅通过小幅上调人民币中间价来调控的手段,触及涨停可能还将是家常便饭。”一位银行交易员说。 另一方面,如果央行选择大幅上调中间价,那么银行在卖出美元时则要承受不小的亏损,银行又将面临两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