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SP发布后,对于拥有总数42万家店的零售药店行业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执业药师的短缺。 按照中国医药(23.71,0.44,1.89%)物资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执业药师的缺口是30万人,这么大的缺口需要在未来3年内补上,是否催生出执业药师培训的火爆呢?《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采访后发现,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而执业药师也处境尴尬,往往沦为被边缘化的角色。 需求和市场有反差 随便打开电脑,用搜索引擎搜索“执业药师”这4个字,会出现不少执业药师培训机构,都声称能帮药学从业人员通过国家考试,拿到执业药师证书。 表面看起来,随着国家监管部门提出对药店专业化管理的硬性规定,执业药师培训这个行当也开始变得火爆起来。但是实际情况却远不是这样。专门从事网上培训行业的易学网在网站上登出了执业药师培训,不过客服人员表示,网站上公布的培训业务有两种,一种是网上培训,一种是面授。网上培训消费者可以购买课程录像,自己看,也可以在网上提问题,而面授则需要报名者比较多才能开班。 “目前执业药师的报名人数远远够不了开班面授的标准,我们只进行网上培训业务,实际上公司的主要业务来自于财会等领域的培训,执业药师培训业务很少。”这名客服人员解释。 其他的专业培训网站,比如中大网校、中华会计网、21cn教育网、东奥在线、环球网校等等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21cn教育网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执业药师培训方面的授课老师很少,报名的人比较少,如果想向授课老师进一步了解情况需要多等一些时间。 培训市场如此,企业需求如何呢? “培养和招聘执业药师,已经成为我们企业目前的头等大事。”河北新兴大药房拥有200多家连锁药店,董事长郭生荣语气有些急迫地表示,为了培养执业药师,他特意请了能讲课的老师到企业来集中给药师们培训,企业在各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全力支持。之所以请老师到企业来培训,主要是因为授课的老师难找,另外培训这方面课程的学校基本没有。 江西开心人大药房董事长梁永强则表示,企业为员工考执业药师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包括给以专业技术岗位补贴、允许员工脱产学习等等,甚至每个月企业内部单考一种课程,如果员工通过可以加分,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给予奖励。 一方面市场迫切呼唤,一方面报名者却寥寥无几,这样巨大反差的原因何在? 执业药师处境尴尬 如果你问来药店购药的消费者“执业药师”是什么时,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看到一脸茫然。 “关键是干执业药师这行没有前景,以前的药学专业毕业生很不好就业。”东奥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线上运营的负责人符策慧说。有业内人士表示,以前执业药师的最好去处就是进监管部门或者大医院的药房,如果进不了就没有什么出路,很少有人愿意去民营药店就业。 但是,就算进入大医院的药房,执业药师又能干什么呢?他们主要负责按方抓药。处方是医生开好的,执业药师只负责拿药,而这个工作实际上连中专生甚至更低学历的人都能干好,执业药师在医院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人”。 “实际上,在医院工作的执业药师有两个作用。”曾主管东奥在线医药网站的符策慧解释,一是执业药师可以跟踪药品的最新动态,制订用药规范,在国外甚至能给医生以培训和指导,因为医生并非药学专业人士,除了主流药物的作用外,一些少见药物的用法并不清楚。而执业药师对药品的钻研更深、更专业,他们可以提醒医生一些用药的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医院药房需要对用药进行统筹安排,比如一年需要进500种药,哪些药该进,哪些药不该进,哪些药进来效率高、效益好,兼顾各个方面需要统筹安排,这关系到医院的经营和战略大局,也非常重要。不过,这种对执业药师的要求只是针对大医院。 “在国外,执业药师甚至能驳回医生的处方,拒绝按方抓药,但是在国内这种情况基本没有。”符策慧表示,国内执业药师的职业空间也很有限。医生可以有不断上升的阶梯,一直可以做到院长,而执业药师最多做到药房主任,再往上就没有什么空间了。 记者观察 宝贝与累赘 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未经注册者,不得以执业药师身份执业。 我国执业药师与人口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根据中国执业药师协会2010年底的统计数据,以人口配备执业药师来看,发达国家执业药师(国外称药剂师)的配比比例为1:500~1:1500,我国则接近1:15000,相差近10倍。 目前,我国对执业药师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在国外,很早以前就普遍地施行了执业药师方面的法律。而我国执行的是1994年出台、1999年修订的《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尚属于部门规章。有统计显示,从2004年起,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际参考3年来分别为113767人、91370人、84407人,处于连年下降中。 “虽然说是紧缺,但是一名执业药师,一个月也就3000元,最多能拿5000元,工薪上不去,怎么有吸引力?”东奥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线上运营的负责人符策慧质疑。 表面上看起来,我国长期以来“重医轻药”,习惯于找医生看病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执业药师的作用。因此,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但是实际上更深的原因不止于此,根源在于我国的医疗体制。 “在国外,家庭医生很普遍,”符策慧说,“家庭医生是最基层的医生,他们的工作需要执业药师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因此遍布于药店的执业药师是家庭医生体系的有力支撑。”可是在国内,没有这样的体系,大量的患者看病不管大病小病都涌向医院,都找医院医生开处方,执业药师的价值体现不出来。 “企业给执业药师高薪,前提是必须体现出职业价值,现在执业药师和一个在药店站柜台的售货员没什么两样,仅从事简单销售工作,怎么值得高薪?”符策慧表示,在国外,医生和执业药师是明显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医生的处方,执业药师会提意见,如果病人坚持开,药师也可以开,但是会留下记录,一旦出了问题,执业药师可以向医院以及专业机构反映。 “这才是适合执业药师生存的土壤,我们没有这样的土壤,没有这样的体制,如果医改中医疗服务下沉,基层医院的发展能带动执业药师角色的转变,或许我们还能看到合理的变化。”符策慧认为,仅仅通过主管部门的规定来提高执业药师的数量,零售药店也只会把执业药师当成摆设,不会真正产生作用和价值。 此前,中国执业药师协会副会长崔黎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药品流通领域的执业药师主要面临三种尴尬:除了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外,电子药方兴起等原因让执业药师无方可审、造成实战经验不足外,另一种尴尬就是各方面对执业药师重视程度不够,一些社会药房只注重眼前利益,进行GSP认证时把执业药师当个宝,而GSP认证通过后,则把执业药师当成了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