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赵萍介绍,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所对国内黄金周假日经济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每次假日促销都会带来商家在此期间的销售增长,但却根本无法带动黄金周当月销售额的增长,因为节后消费往往一落千丈,高峰销售之后必然是低谷。 11月11日这一天,淘宝集市、淘宝商城——天猫联手创造了交易额达191亿元的销售神话,但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在她看来,这场火爆的网络狂欢背后存在三大隐忧。 首先,“双11”过后,商家将如何应对狂欢之后的销售低迷?据赵萍介绍,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所对国内黄金周假日经济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每次假日促销都会带来商家在此期间的销售增长,但却根本无法带动黄金周当月销售额的增长,因为节后消费往往一落千丈,高峰销售之后必然是低谷。尤其是,当网络低价常态化之后,消费者该买的都已经买好,电商企业又该拿什么去吸引消费者? “一天销售额的大幅上涨并不值得欣喜,关键是要取得一年的销售增长。”赵萍说,这种极短时间的集中促销,肯定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天猫为例,其“双11”这一天就销售了100多亿元,一年近1/10的业务量集中在一天完成,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对企业来说,不可能为这样一个交易高峰,在日常工作中就配置足够资源。所以,促销活动中的客服、物流等众多资源都是临时整合而成,必然造成售前、售中以及售后服务的不到位,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在谈及“双十一”大促销时也说,这种集中高流量的促销活动极为考验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系统、服务等综合能力。 其次,集中促销很可能会加重国内电商行业目前淘宝“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淘宝集市和天猫的交易量在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量的占比达76%。赵萍分析,尽管其他电商的崛起近年来一直在分食电商市场份额,但淘宝在电商行业“一家独大”已成现实,这样的市场格局应该受到一定关注,以免对整个市场保持良好的竞争秩序造成影响。 此外,赵萍指出,“双11”促销所体现出的物流瓶颈也值得关注。尽管在电商行业的带动下,物流行业已然快速扩张,但一旦消费者集中购买的行为出现,就会发现物流依然存在严重的瓶颈问题,“物流的发展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只有整个产业链配套完善才能保证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