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生搭乘航班延误后拨打 “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对方答应赔偿。他照着电话里的要求持卡到ATM机上操作,结果却损失了1.3万余元。这是怎么一回事?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徐先生拨打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山寨客服号,从而落入了不法分子的骗局。警方提醒,电讯诈骗案中,不法分子除了主动群发短信或随机拨打电话进行诈骗外,还会通过设立虚假客服电话、虚假网站的方式“守株待兔”,等着受骗人“自投罗网”。 12月17日晚,徐先生乘坐国航班机返回上海,可原本22时左右即可到达的航班直到次日凌晨才到浦东机场,这时公共交通几乎已全部停运。吴先生花了近250元乘出租车回家。第二天一早,吴先生找到“国航客服”电话号码4008160029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对方表示可以赔偿100元,但吴先生对此并不满意,随即话务员将电话转给了自称是“王经理”的人,协商后对方表示可赔偿300元。随后,“王经理”让徐先生带上一张常用的银行卡到ATM机边,按他们指示操作。对方先要求他查询余额并且询问余额数以便汇入赔偿款后核对。 当时徐先生卡内还有余额1.3万余元。“王经理”得知这一信息后,让他进入转账页面,并要求他输入 “代码13000”。然而,就在“代码”输入完成并确认后,徐先生手中与银行卡关联的手机便收到提醒短信息:卡内被转账13355.66元。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这时他再打电话过去,已无法接通。 “客服号”为何会变成诈骗电话?记者询问方知,徐先生拨打的“客服号”是他从网上搜索到的,由于号码以“400”开头,徐先生并未怀疑号码的真伪。记者随后在网络搜索发现,国航官方网站上公布的销售服务热线是5位数的号码,根本不是徐先生拨打的“400”开头的号码。 不仅是国航遭遇了山寨客服号。记者随即搜索其他航空公司发现,同样存在不少山寨客服号。而不少知名家电品牌也能找到多个“客服号”、“官方售后服务号”等。此外,还有不少基金、股票公司也有多个山寨网站。警方指出,这些山寨网站通过网络广告联盟随机做广告或链接到搜索引擎,市民点击进入后就存在被骗风险。而这样的山寨网站页面可大量复制,每年只需缴纳一定服务器费用,相比发短信或打电话的电讯诈骗来说成本更低。 据了解,一些搜索引擎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对官方客服号进行认证提示。如搜索海尔官方客服号时,百度会单独列出经认证的号码,并提醒“为保障您的人身财产安全,请谨慎辨别未经百度认证的客服电话”。不过这项服务尚未涵盖所有行业,记者随后搜索国航客服时,就未找到这样的认证号码。 山寨客服号和网站主要瞄准的是爱上网的人群。一些防诈骗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年轻人和上一辈的习惯不同,遇到问题首先不是拨打查号台或是到相关机构和部门询问情况,而是直接在网上搜索电话或网站解决问题。不过,他们也提醒市民,主动拨打客服电话时,最好到相关单位的官方网站中寻找联络方式,或是通过114电话查询比对,最好不要轻易相信网上罗列的客服号。 来源:解放日报